ASML 前后两任 CEO 公开批评对华半导体技术管制,美国官方却仍在酝酿更多制裁措施

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青岚】

“这种讨论不是基于事实或数据,而是基于意识形态……如果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这一点(我们的商业伙伴利益),我会对此感到不满”。

“我们建议政府建立自己的工厂。因为不可能让中国的生产变得更加困难,而不自己创造替代方案……阻止别人生产你需要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”。

连日来,ASML前后两任CEO温宁克(Peter Wennink)和福凯(Christophe Fouquet)公开批评对华半导体技术管制,清晰传递出这家光刻机巨头面对产业“大环境”的无奈与不甘。

与此同时,一手塑造着“大环境”的美国官方,却仍在兴致勃勃地合纵连横,酝酿更多制裁措施,试图将这张出口管制罗网编制得更加细密。在近期一次采访中,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(Gina Raimondo)明确宣告:“他们(中国)不可以拥有我们最先进的AI芯片或者制造设备……我们会持续更新监管以确保美国的安全”。(They cannot have our most sophisticated leading-edge AI chip,or the equipment that makes those chips)

一面是变本加厉的长臂管辖,一面是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需求,在钢丝上苦苦寻找平衡的“光刻巨人”,恐怕还需要忍受很长一段时间,直到始作俑者梦醒时分。

我们在听着,杰瑞

ASML不会想到,今时今日正中眉心的子弹,与四十年前的自己也有着深远的联系。

1985年,这家初出茅庐的荷兰小公司,正在为如何打入美国市场而焦虑,尽管对自己的研发能力颇具信心,但在极其讲究“眼见为实、做熟不做生”的半导体设备市场,ASML面临着许多和今天中国同行相似的烦恼:没有出货实绩难以打动客户,没有客户反馈又无法迭代产品,有限的起步资金则随着公司运营快速消耗。

幸运的是,骤然升温的美日“半导体战争”,为ASML带来了穿越死亡之谷的机会。这一年,AMD创始人杰瑞·桑德斯在某行业会议上火力全开,对美国国产半导体设备质量大加抨击,警告称物美价廉的日本光刻机将横扫市场。

桑德斯的“暴论”,立即引起了ASML美国营销主管查克·罗伯茨注意,随着美日半导体产业竞争被日益注入意识形态色彩,纯正的西欧“血统”,无意间为ASML开拓美国市场带来了独特优势。罗伯茨兴奋地表示:“桑德斯把GCA和Perkin-Elmer(两大美国光刻机厂商)骂得狗血淋头,他又不想被迫购买日本货,这就是我们的机会!”

意识到这一点的ASML,迅速在行业媒体投放了一轮定向广告,标题为《我们在听着,杰瑞》,内容则是逐条介绍其产品与桑德斯诉求的契合。

图片[1]-ASML 前后两任 CEO 公开批评对华半导体技术管制,美国官方却仍在酝酿更多制裁措施-欣猫博客

桑德斯的姿态,很大程度上源于AMD此时的经营困境,以至于业界预计其很快将会与国家半导体一样被收购

这篇广告,成为ASML打进AMD供应链的第一块敲门砖,经过商务谈判和样机比选的一次次考验,甚至使出半夜翻墙潜入客户工厂抢修的奇招,ASML最终赢得了AMD批量订单,拿下第一个重量级客户。这一突破,也标志着其在光刻机市场初步站稳脚跟,度过了最为脆弱的草创阶段。

主动迎合美国市场需求,就此成为ASML早期发展的一条主线,这份殷勤也为其带来了丰厚回报,从接盘SVG进而撬动英特尔订单,到加入EUVL、收购Cymer、“绝杀”尼康专利侵权诉讼,无不与美国提供的“方便”息息相关,也均成为ASML发展史上的关键助推。

不过经历次贷危机洗礼后,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东北亚加速转移,ASML与美国合作伙伴之间逐渐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地位逆转,其乐于俯首倾听的大客户,也悄然换成了东亚面孔。

2012年,为彻底解决EUV光源开发问题,完成对Cymer公司收购,ASML发起了所谓的客户共同投资计划,向英特尔、三星与台积电定向增发融资,其中英特尔认购股数独占鳌头,超过了三星、台积电总和。为这批没有投票权的股票砸下真金白银,足见英特尔“诚意”。更重要的是,英特尔此举还对业界释放了坚定站队的信号,彻底熄灭了尼康等日本厂商坚持跟进EUV光刻机的信心。

然而2013年7月,在ASML策划下举行的晶圆制造“三巨头”会议,却宣告了英特尔力推的18英寸技术突然死亡,成为半导体产业主导权“东升西降”的标志性事件。当时沮丧退场的英特尔老将比尔·霍特(Bill Holt),心中或许对ASML也会生出一丝“来骗、来偷袭”的感慨。

自认为已羽翼丰满的ASML,最终还是没能挣脱束缚自由的枷锁。

2020年以来,在马瑟尼(Jason Matheny)、查布拉(Tarun Chhabra)、可汗(Saif Khan)等与硅谷“长期主义者”圈子渊源深厚的“师爷”操纵下,一场新瓶装旧酒的中美“芯片战争”已被成功挑动,全球化黄金时代无往不利的弄潮儿们,蓦然发现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已被制定者抛弃。

从“半导体战争”到“芯片战争”,四十年轮回间,家大业大的ASML已不再是趁手的飞刀,而是成为猎物本身。

当然,美式“市场经济”看得见的大手也同样没有放过三星和台积电,为了满足“伙伴”的胃口,两大代工巨头在美规划的5纳米以下高端芯片产能已接近每月10万片。

这一数字,本身就宣示着赤裸裸的“刨根”阳谋。

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,在目前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合计约每年1亿片12英寸晶圆(折算数)的产能中,需要用到EUV光刻机的5纳米以下节点逻辑芯片,占比仅为1%左右,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,这个比例并不会有数量级的变化。

在“紧平衡”的高端产能供给格局中,台积电得以从容调控定价,享受半导体制造这块蛋糕上最肥美的奶油,然而随着足以承接全部需求的美国新增产能成形,却必然将击碎这一格局,台积电与高端客户间的议价能力将出现逆转。

面对这样的险境,两大东亚代工巨头却甚至连ASML式的抱怨也不敢声张。

图片[2]-ASML 前后两任 CEO 公开批评对华半导体技术管制,美国官方却仍在酝酿更多制裁措施-欣猫博客

宝路华的隐喻

尽管已经把产业链“卡脖子”节点(chokepoint)整肃一新,但试图对中国复制当年“半导体战争”的辉煌胜利,注定只是美国朝野一场春梦。

在半导体领域,美国所设定的“芯片战争”目标与其能力间存在着深刻脱节,一言以蔽之,这场强加的“战争”,既挡不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,也成就不了美国高端制造业复兴的幻想。

诚然,长臂管辖干扰了中国先进制程工艺发展节奏,从美国官方到各国媒体,也普遍将“中国落后几代制程”、“EUV什么时候突破”、“EUV差距多少年”等议题作为讨论的核心。然而正如前文所述,这样的讨论存在着巨大盲点,高端芯片的极低产能占比,意味着与其在这道“附加题”上苦苦较劲,还有很多更重要、更紧急的“基础题”需要答好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图形验证码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