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ner咖啡事件:系统的极致压榨

同在上海的两家Manner咖啡门店同一天发生的店员与顾客起争执事件,都上了热搜。

一个是顾客催单并威胁要投诉,随后店员情绪失控,殴打顾客;另一个,还是因为顾客催单,向顾客脸上泼了咖啡粉。

我们平时在咖啡店和奶茶店消费,面对催单,店员一般都是安抚客户,或者道歉。Manner咖啡事件说明,两位打工人的情绪已经耗尽。

网上有不少文章揭露Manner如何压榨员工。比如按门店业绩分配人手,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门店只有一个店员。高峰期一杯咖啡要在40-50 秒内完成,忙到拉屎都要倒计时等等。

图片

图片

这让我想起2020年有一篇很有名文章,叫《外卖骑手,困在系统里》。外卖员每跑一单的任何数据都会被上传到平台的云数据里,作为大数据的一部分。系统要求骑手越跑越快,而骑手们在超时的惩戒面前,也会尽力去满足系统的要求,外卖员的劳动越来越快,也变相帮助系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“短时长数据”,数据是算法的基础,它会去训练算法,当算法发现原来大家都越来越快,它也会再次加速。

除了外卖骑手,被困在系统里的还有连锁店服务员、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等工种,挣的都是辛苦钱,还会被大城市里的白领低看一等,动不动就要以投诉相威胁,砸人家饭碗。

所以那位年轻姑娘声嘶力竭地喊:公平吗?公平吗?虽然问错了对象,但是她问得没错。

如果事件没被曝光,当时就是服务员和客户两个弱势者的矛盾。

可能这位顾客赶路时匆匆忙忙看了一下时间,刚好能买一杯咖啡;也可能这位顾客今天顺路想喝一杯咖啡,因为Manner足够便宜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但实际上,系统给顾客做出不合理承诺,结果没兑现,引起客户不满、投诉。打工人无法对抗系统,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,逼自己赶工。背后的操控者,是这套系统的运营者。

其实我们知道,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在乎外卖有没有快那两分钟,也不会因为迟送的十分钟而生气,我们真的没有那么着急。但运营者不是。

图片

一些企业,将打工人当作机器,而系统则是筛选高效机器的工具,标准不断提高,就能筛选出更高效的打工人,淘汰扛不住的人。反正社会上打工人多的是。当你超出一定年龄,就会被优化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算法机制的应用,目前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场景。负反馈以外卖骑手最为典型,为了赶时间违反交通规则,紧张、暴躁,和服务对象起冲突;正反馈以短视频的推荐机制为典型,计算你的喜好,不断推荐给你喜欢看的内容,拉长你的观看时长,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。

为什么说系统的压榨已经到了极致?

一个原因是,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,很多行业是存量竞争,导致内卷更厉害。比如在AI领域,有的国家往死卷技术,而我们是往死里卷价格,大幅降价,甚至免费。比如在电商领域,“仅退款”这个政策,也卷死了不少卖家。

另一个原因是,大学毕业生数量这几年突破千万,就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。2021年-202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是909万、1076万、1158万和 1179万。即便困在算法里,今年全国各地还是发出网约车司机饱和、外卖骑手饱和的预警,庞大的就业人数,给了系统压榨的廉价劳动力基础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6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图形验证码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