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流区黄水镇位于成都平原腹地,是国际空港经济区的主要承载区域,也是广都博物馆所在地。辖区面积68.92平方公里,辖1个村、12个社区,常住人口6.73万人。黄水镇历史人文资源丰富,是古蜀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,也是儒家文化、佛教文化、三国文化、古丝路文化的交汇地。在成都市城市空间布局中紧邻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、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、空港中央公园、空港花田。
近年来,黄水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、以阵地升级为支撑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全力激活新动能,推动镇域基层党建创新发展,奋力书写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黄水答卷,初步实现了“城镇有变化、市民有感受、社会有认同”的工作目标。黄水镇实现党建、服务、项目、阵地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通,形成纵向贯穿镇、村(社区),横向联结机关、行业、企业的党建联合体矩阵。黄水镇党委立足实际,以结对共建作为“敲门砖”,积极探索构建开放性、共享性、融合性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。
党建资源连片融合搭建区域党建新平台
黄水镇聚焦广都博物馆周边重点发展区域成立牧马川片区联合党委,将14个区级部门、4家国有公司和5个村(社区)纳入区域化党建范畴,构建区镇协同、片区推进、村社调度、网格补缺的四级运行架构,实现党建、项目、阵地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通。积极探索“契约化”共建机制,签订区域化党建联建协议书35份,建立健全联合党委议事决策和运行机制,着力解决牧马川片区发展中跨层级、跨领域、跨部门难点堵点问题,共同推进牧马川片区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依托“结对子”“双报到”党建联建机制,通过党员大会联开、组织生活联办、主题党日联过等方式,促进各村(社区)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、党员教育培训等党内活动规范化开展。
黄水镇探索“区域共建双清单”机制,将“成员单位”资源供给清单和区域共建项目清单作为推动区域共建的重要抓手,依托片区联合党委,梳理形成包含顶层设计、交通配套、基础设施等5方面共13项任务的《牧马川片区拟实施重点项目清单》,加大联建部门资源整合力度,组织联建单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联席会议,统筹、协调、督促项目一体化推进。注重人才资源连片提能,实施双方培养双向带动机制,围绕“引、育、用、留”关键环节,联动区委组织部、区农业农村局带队开展片区人才现状及需求调研,从属地镇机关、联建单位选派技术骨干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库,积极对接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综合服务团提供结对帮扶和智力支持。着力推进后备人才储备培养,差额储备村级后备人才89人,建立后备人才“传帮带”机制,充实村级人才力量。
从村居层面来看,按照属地划分,镇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的分布过分集中于先进村,若要搭建村居区域化党建平台,不少村居面临“无米之炊”的尴尬境地。针对这一情况,镇党委统筹安排,以结对共建破解难题,打破资源过于集中的现状。例如,引入社会企业孵化项目与社区服务公司合作,形成“李建臻台胞台属创业孵化工作室”“川大钟丽霞创业指导工作室”“匠人创新工作室”“海归青年创业驿站”等特色创客孵化空间,培育了一批以杨先东、伍志祥为代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。
产业项目统筹发展提升片区新能级
如何在产业项目统筹发展提升片区新能级,黄水镇首先在规划上实行连片编制。以打造4A级景区为目标,引领片区整体规划编制,联动区文广体旅局逐步对交通路网、基础配套、风貌提升、农田景观、消费场景、文旅策划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,并分类形成项目清单、明确实施路径、推动规划落地。规划建设以项目为支撑,以点带线、以线成面,逐步完成核心起步区、重点发展区和连片发展区打造。
其次是着眼于产业连片发展。将“组织链”嵌入片区“产业链”,采取“国有公司示范+集体经济引领+社会资本参与”的方式,健全片区重大项目企业(合作社)、村集体和村民三方利益联结机制。推动国有公司示范打造新消费场景,空港科创集团与片区社区集体合作,在华板路院落和商瞿里院落盘活闲置宅基地房屋,打造特色餐饮、游客中心、精品民宿和非遗大师工作室等业态,预计10月进场,2025年1月完工。三是村民连片共富。联建区农业农村局完成1宗闲置国有资产移交,赋能白塔社区用于打造青年创客中心。
黄水镇积极引育社会业主激发创业活力,全面梳理片区闲置宅基地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资源,形成并发布招商清单,首批成功引驻牧山逸园、喜上养生小院等特色餐饮商家4户。启动桂花社区提档升级闲置房屋打造“忆蜀家”主题院落、云华新村商业街改造、花龙村“三家”文化情景剧打造等项目,预计2025年2月前完成。
服务治理统筹联动再造片区新品质
在优质服务连片协同上,黄水镇坚持建立健全“区域共享、集约高效”的公共服务体系,打造镇级党群服务中心、片区党群服务站、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、网格党员服务点等32个党群服务阵地,就近为片区联建单位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和党员服务阵地,促进“工作相通”“功能相融”“服务相向”。开展全域全员环境整治,完成主干道绿化节点打造2处、牧华路、环港路等重要交通节点导视牌设置10处,出台补助政策鼓励规范引导农房风貌改造160余户。不断完善片区基础设施,有序改造帅家院子、华板路院子等5个散居院落和白塔场镇宜城路、瞿上城路、维新街3条市政道路,推动天保大道环港路南延线至长坂坡路口段加快通车;逐步实施周边散居院落电力提升和天然气“户户通”,完成华板路和黄八路夹角区域4公里电力迁改和144户天然气管道铺装项目方案设计,预计10月进场施工,年底前完工。
在特色文化上坚持连片彰显,深入发掘牧马川历史文化资源,加快推进广都博物馆周边文化场景营造,链接区文广体旅局、区商务局资源,陆续开展“国际博物馆日”“文博三馆·夏日奇遇”“安逸四川魅力双流”等产业文化活动10余场,推出“社牛哥”雪糕、八景灯等系列文创产品。依托全国文明村——花龙村的“三家”文化,针对性创作情景剧,营造景观小品,提档升级村史馆,打造区级党风廉政教育实践基地;常态化开展“我为广都博物馆建言献策”等意见征集和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阳台”“最美街巷”等文明创建活动,不断涵养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在社区治理连片协同上,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凝聚多元治理合力,不断提升治理效能,与区住建局、空港科创集团、空港兴城集团等5家区级部门、3家国有企业签订项目认领协议13份,推动机关在职党员到村(社区)进网入格报到551人,开展党群志愿服务活动15场,服务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。联建区公安分局、交警十二分局、区城管和执法局实现管理力量下沉,开展应急处置培训、机动车违停整治等工作,有效缓解属地镇街综合治理队伍不足现状。在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,积极探索“自治共治善治”三治机制,试点完善全域全民积分小程序,以积分奖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乡风文明建设等公共事务,以结对共建敲开协商区域党建共治项目之门。
(杨显云 宿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