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25款人形机器人走出PPT和视频,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流量。然而真正展示特定场景下操作技能的机器人企业,凤毛麟角。
银河通用公司带来的Galbot G1,是少有的能现场演示“干活”能力的人形机器人。在一个模拟的超市场景里,Galbot G1按照观众的下单需求,从货架取出对应商品,并交到观众手中。
“我们的机器人一定要在现场能动起来,告诉大家它的能力到底是什么,不能活在视频里。”银河通用公司创始人王鹤说,“活在视频里的机器人,你可能只看到了成功的一面,(厂商)没有把失败的画面播放给你,但现场的演示显然更有说服力。”
银河通用这款人形机器人能上手实操,与其轮式、单腿、双臂的“讨巧”身体结构有一定关联。没有双腿,既节省了成本,又避免了当前下肢的运动稳定性难题。WAIC展览馆的一些全人形机器人,还只学会颤颤巍巍地走动,有一些甚至仅静态展示——其中就包括广受关注的特斯拉“擎天柱”(Optimus),被封在玻璃罩内。
特斯拉人形机器人“擎天柱”二代
人形机器人热潮席卷了一整年,几乎每个厂商都开始展示自身的商业化落地规划,从特种作业、商用到工业制造等,不一而足。丰满的理想面前,人形机器人虽然迈开了走出视频的第一步,但仍止步于Demo样机。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,科研教育机构,仍然是众多人形机器人厂商的主要客户来源。现有市场上公布的人形机器人进场“打工”案例,多以战略合作形式部署,而非下单采购。这也意味着,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步伐尚未完全走出实验室。
按照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的描述,以Demo形式展示,属于“0到0.1”的过程,接下来还要经历艰难的“0.1到1”迭代。
一位机器人行业的咨询分析师向南都记者表示:“看了目前的进展,我只能说,相信5年后肯定会有进步,但要说今年或者明年就(有显著突破),我不信。”
WAIC大会期间,南都记者重点对谈了银河通用、开普勒、宇树科技这3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员工,了解各自业务进展。银河通用的特殊点在于其轮式双臂的机器人设计,试图以一种过渡形态尽早切入市场;开普勒则是一家典型的做全人形机器人的初创企业;宇树科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,也是率先“拼低价”的人形机器人公司。
银河通用:背靠大厂好“乘凉”
银河通用在市场打响品牌名声,与其6月下旬一笔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有一定关系。
这笔融资创造了今年以来天使轮融资额之最,集纳了美团点评战投、商汤国香资本、讯飞创投、启明创投、蓝驰创投、经纬创投等一大批明星投资机构。对于第三方商业数据平台给出的35亿元人民币估值,银河通用机器人产品总监朱辉向南都记者表示不适合回应,具体估值也不便对外透露。
银河通用在6月中旬正式发布第一代人形机器人Galbot G1,其双臂采用左手吸盘、右手夹爪的搭配,下肢则为单腿和轮式底盘。朱辉介绍说,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机器人能以“蹲姿”稳定抓取地面上的物体,站立后又能取到2.4米高的物品;其底盘配置万向轮,实现了任意方向的平移。相比之下,双腿的全人形机器人无法完成下蹲捡拾,或者开吊柜这样的动作,因为这类动作对机器人的重心平衡是很大的考验。
7月6日,王鹤在WAIC一场论坛上对此也解释称,一方面,双腿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不可避免地比轮式机器人昂贵许多;另一方面,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双腿虽能做到平地行走,但没有解决双腿配合上半身稳定执行任务的全身运动控制问题。他说,银河通用在未来也会拥抱“双腿人形”的方案,但过渡阶段必须找到一条“沿途下蛋”的道路,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入场景里。
银河通用Galbot G1
据南都记者了解,银河通用将于今年第四季度,选择商超、药店等场景投放部署Galbot G1。作为银河通用第一大外部投资方,美团在Galbot G1场景落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一位银河通用员工告诉南都记者,其公司正计划和美团合作,打造24小时的无人药店,让机器人逐步完成取货、上货、盘点、打包等一系列工作。
之所以选取商超、药店这些服务业场景,朱辉解释说,如果可以实现24小时的无人药店、商超由机器人值守,商家的整体投入成本就存在下探空间。
朱辉也透露,银河通用已开始调研车间工厂场景,相关合作正在洽谈中。银河通用目前给人形机器人的功能定位,主要是协助人们完成相对简单、重复性很高的工作。
对于从Demo演示到产品交付的跨越,王鹤认为有两项条件必须满足:一是要符合PMF(产品市场匹配度),让机器人的价格低于一位员工一年的人力成本。就汽车制造厂商而言,机器人的价格基准更宽松,低于一名员工全年开销的2倍,即可获得市场准入,因为机器人一天内的工作时长胜于人类;另一项要求是耐用性,机器人在场景中高强度运转,应尽量做到不返修。
开普勒:对标壮小伙,替代蓝领工人
“我们现在客户多得不得了。”开普勒机器人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站在展位旁,说话的语气夹杂一丝自豪,“一些大公司的董事长直接来我们这种小公司(洽谈)。”
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普勒公司展区,南都记者遇到一位前来考察的宝钢集团员工。据他透露,宝钢正在和开普勒公司开展合作,需要人形机器人进入钢铁厂从事一些特种作业。
一位过来调研的宁德时代员工也透露,公司有打算使用人形机器人的想法,但希望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至少能替代一名员工。不过开普勒CEO胡德波坦言,早期阶段人形机器人达不到这么高的市场预期,或许只能“替代0.5个人”。
开普勒是一家2023年8月才在上海注册成立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,去年11月正式推出名为“先行者K1”的机器人。官方提供的参数显示,该人形机器人身高1米78,体重85kg,全身42个自由度。胡德波现场告诉南都记者,机器人单臂的负重为15kg,双臂则为25kg,单次充满电能连续工作8个小时,“对标壮小伙”。
技术路线上,开普勒采用端侧模型部署的方案。胡德波说,和需求方沟通后他意识到,不能够随意将机器人连接云端大模型,这对需求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性隐患。而端侧具身智能属于私有化部署,无需联网,安全性高。另外,云端大模型复杂任务的规划响应速度在5秒以上,难以满足机器运动控制需求,但端侧部署能实现毫秒级响应。
“先行者K1”这款机器人拥有三种配色,开普勒在展厅带来了明黄色的一款,在一众银灰色、白色的人形机器人中,显得尤为“吸睛”。此前1月初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,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曾在开普勒这台明黄色机器人前驻足,并与胡德波交谈,引发市场关注。
开普勒“先行者K1”
胡德波现场告诉南都记者,开普勒将替代蓝领工人作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目标,尤其是到一些需求方的工作场景考察后,他愈发觉得工厂内有非常多的岗位不适合人类工作,比如钢铁厂内钢水飞溅,“跟放烟花一样”。胡德波了解到,这样的特种作业岗位用工成本很高,而且当前招聘困难。
目前开普勒唯一公开的一起战略合作,是6月初同新加坡智能化物业解决方案公司SIMPPLE达成的协议,双方探索安保巡逻和其他物业服务场景的落地。
据胡德波介绍,已有包括汽车制造、仓储物流和特种作业在内的十多家工业领域客户,开始采用开普勒的机器人测试。不过,汽车制造场景的训练重点在总装车间的物流和低节拍工位,并不包括拧螺丝等复杂作业。因为车间流水线上许多岗位节拍快,对操作动作要求够快够精准,难度较大,机器人早期阶段不容易上手。
此外,胡德波还否定了短期内涉足家庭服务场景的计划,他认为至少需要等到5至10年以后才有可行性,原因是门槛太高,担心机器人在家中的安全性问题。
胡德波透露,其公司正在组装测试量产版的人形机器人,外观和传感器等硬件将有迭代,预计10月发布和销售,售价为35000美元左右,另外还会收取每年的软件维护、硬件维保费等。
宇树科技:9.9万低价版面向科研
宇树科技带来了去年8月首发的人形机器人H1,这是一款可以快速奔跑、还能跳“科目三”的机器人。不过,H1在WAIC大会期间的“容身之所”并不在宇树科技的展台,而是寄人篱下,置身中信集团的场地。以至于有专家在一场论坛上调侃,中信想蹭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的热度。
宇树科技H1
除了H1这款1米8高个子的型号,今年5月中旬,宇树科技还推出仅1米27的人形机器人G1。G1基础版的售价仅9.9万元,一举打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底价。但宇树科技没有将其带到WAIC现场。据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介绍,G1目前正在进行量产,已开始接订单。
一名宇树科技的销售人员称,旗下人形机器人当前仍主要用于科研二次开发。另一位宇树科技的市场经理告诉南都记者,G1最大的价值在教育科研端,让机器人的研究者能以便宜的价格购到样机。而真正走向工业等场景,还得靠大尺寸的H1。据王兴兴透露,宇树科技已经和国内比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合作,在工厂部署了一台人形机器人完成搬运任务。
业界往往看好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工业场景率先落地的前景,但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陈立在WAIC一场论坛上表示,汽车制造等需要较长周期的布局,短期内他更看好能源行业的运维和检修作业岗位。化工厂、石油、煤炭等行业的运维人员非常辛苦,不仅工作环境糟糕,而且以24小时两班倒或三班倒的节奏持续性检修设施。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,既能适应能源行业工厂的复杂地形,也可以直接操作检修用到的工具,“相对无缝地去替换人力”。
针对业界当前各式各样的产品设计,陈立认为,人形机器人尚处早期阶段,不同公司对机器人本体硬件有各自技术方案,还没完成“收敛”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会有一到两种方案胜出。
他坦言,人形机器人公司当前面临较大的压力,希望以较快速度先在B端市场布局,在未来相对比较长远的时间内进入C端市场。“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还是很高的,如果做得不好,那失望就很大。”下一步,宇树科技的任务是尽快把“大脑”(大模型)集成到机器人的本体,实现“大脑”和本体的协调运作。
上述宇树科技销售则透露,后续会针对具体场景应用要求,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手臂控制和执行等方面的性能,走“先有后精”的路线。
采写:南都见习记者 杨柳 发自上海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