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1279年的春天,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、环娘在大元皇宫中整日穿着道服,念诵道经,过着囚徒般的生活。
直到有一天,忽必烈为了劝降文天祥,逼迫柳娘给文天祥写了一封信。三年来不知妻女音讯的文天祥在收到信件后很是激动,可读完信之后,才知道妻女因他受尽侮辱。
亲人近在咫尺,却不能相见,文天祥悲痛不已,他知道大元皇帝是用妻女来逼他投降,可他不能屈服,他说:“痴儿莫问今生计,还种来生未了因。”
南宋末年,蒙古大汗忽必烈称帝,建立了大元王朝,他是一位极具征服欲的帝王,为了能扩大祖宗留下的疆土,他将目光看向了坐拥江南富庶之地的南宋。
公元1275年农历八月,南宋都城临安已被大元铁骑包围数日,不料一日夜晚,临安城一侧城门,悄悄走进了一支军队,这支军队是临时组建,赶来护驾的勤王军。
领兵的是文弱书生文天祥,此行他已经抱着以身殉之,为天下文人做个表率的决心,要誓死捍卫大宋王朝。
可最终,南宋王朝依然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,而文天祥也被大元活捉,沦为了阶下囚。那么,牢中的文天祥面对忽必烈的威逼利诱是如何抉择的,他的妻女结局如何?
这一切,都要从文天祥散尽家财,临安勤王开始说起。
01从书生到将军
文天祥,公元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,是南宋末年政治家、文学家,抗元名臣,与陆秀夫、张世杰并称为“宋末三杰”。
公元1256年,21岁的文天祥进士及第,高中状元。原以为凭借着才华和天赋,文天祥定能在官场中平步青云。可是,南宋末年,风雨飘摇,没有人能置身于风波之外。
这一年,元军进犯南宋,朝廷无人可派,无兵可用。大殿之上,皇帝高坐龙椅,伫立在朝堂的群臣们一言不发,仿若雕像。宦官董宋臣劝说皇帝立刻迁都,一时竟也无人反对。
彼时,刚上任为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却上疏皇帝,杀了董宋城,主张战守。结果可想而知,在主和派们的一片叫嚣声中,文天祥被罢官。
公元1273年,38岁的文天祥再度复出,而此时的襄阳已经被元军占领,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,南宋官员们逃的逃,降的降,所剩无几。
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局面中,文天祥毫不犹豫地扛起了抗元的大旗。
第二年八月,南宋皇宫一片哀嚎,度宗皇帝将江山交给了四岁的儿子赵显后,便撒手人寰。而此时,大元丞相伯颜已经带领蒙古二十万大军围困都城临安。
顿时,南宋朝野大乱,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谢氏立即下旨勤王。
这一天,远在江西赣州的县衙外挤满了人,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投军参加抗元。而县衙内,文天祥正伏案急书,门外却走进来一个年轻人。
此人名叫杜浒,是一名江湖侠客,不待文天祥询问,他便将一份名册递了上去,说道:“在下杜浒,听闻大人要组建勤王军,特意前来将这个交给大人。”
文天祥翻开名册,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人名,心下只觉奇怪,不由问道:“杜少侠,这是何意?”
杜浒拱手回道:“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,此番听闻文大人在招募义兵抗击援军,我和我的兄弟们愿投靠大人,为保卫大宋江山尽绵薄之力。”
杜浒的到来让文天祥如虎添翼,没过多久,文天祥的勤王军便达到了一万多人。
俗话说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如今兵有了,文天祥却为粮饷犯起了难。
如今,朝廷已是自顾不暇,根本没有能力来管这些远在江西的义兵,而文天祥只是一介小小的地方官,面对庞大的粮食需求,也是无能为力。
可是,没有粮食,入临安城护驾只能是一句空话。他思来想去,为今之计,只能是变卖家产,筹措粮食了。
杜浒眼见文天祥准备掏光家底,不由劝道:“大人,您将家产都变卖了,这本是好事,可您这一家老小要如何度日呢?”
文天祥叹气道:“自古以来,忠孝不能两全,如今,我只能选择为国尽忠了。”
大宋朝厚养士人三百余年,神恩厚泽,如今王庭岌岌可危,文天祥不愿坐视不理。他早已下定决心,愿以身殉国,文人风骨不能屈。
凭借着一腔爱国热血,在筹措齐粮饷后,文天祥随即率领勤王军奔赴临安。而此时,元军已经节节胜利,在距离临安30里处的皋亭山安营扎寨,准备进攻皇宫。
元军大营内,大将军张弘范与丞相伯颜正在商讨战事,一名探子前来禀报,大宋的援军已经快到临安了。
张弘范闻言,向伯颜说道:“此次南人的领军名叫文天祥,据说此人满腹经纶,熟读兵书,怕是个大麻烦啊!”
伯颜却不这么认为,轻蔑地说道:“临安已是我大元的盘中肉,任是他文天祥率兵前来也无济于事了,我们只等着将临安收入囊中吧!”
很快,文天祥便带着军队趁夜驻扎进了临安城,满朝官员见有了军队,顿时松了一口气。可是,让文天祥没想到的是,他刚入临安城,太皇太后便下旨让他出城投降。
原来,文天祥的勤王军还没有赶到临安之前,太皇太后已经几次三番派人前去元军大营议和,但都被元朝丞相伯颜拒绝了,太皇太后明白,他们是想要吞掉宋氏王朝。
其实,伯颜这个人并非池中之物,文韬武略,才华横溢,凡是朝中的大小事,总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,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。
眼见阵前对垒打不过,和谈又被拒绝,无奈之下,太皇太后只能将玉玺送去元军大营示降。这次,伯颜接受了玉玺,并要求南宋派右丞相出面详谈细节。
可南宋右丞相陈宜中知道此事后,害怕背上卖国的骂名,居然连夜跑了。
朝中大臣无人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,于是,太皇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文天祥身上。就在文天祥赶到临安的当夜,太皇太后便下旨将他封为右丞相,接管一切事务。
眼见圣旨已下,文天祥也不好推辞,便只能硬着头皮出城投降去了。
当文天祥来到元军大营时,大元士兵早已列队排阵,等候多时了。丞相伯颜将他迎进账内,不待伯颜开口,文天祥便质问道:“我奉太皇太后之命,前来商议两军之事,敢问丞相,你们是想让我们大宋俯首臣称呢?还是要毁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呢?”
伯颜从容地回道:“我们大元皇帝有令,社稷不动,百姓也不杀。”
文天祥闻言,冷哼一声:“可你们攻打我大宋江山,残害百姓,已成事实。不如这样,在两国达成协议之前,你们暂且退兵,若是继续开战,也不见得对你们有利。”
伯颜见文天祥态度强硬,便也不客气地说道:“我们能打到这就有把握踏平临安,拿下大宋的皇帝,甚至你们的每一座城池。”
文天祥听罢,也毫不客气地回道:“丞相此话为时过早吧,我作为大宋丞相,绝不允许你们再犯我大宋国土,刀枪火海,我奉陪到底。”
伯颜见文天祥动了怒,连忙安抚,道:“文丞相,不必动怒,凡事都有商量。退兵之事,事关重大,等我们商量完了再答复你。”
伯颜虽是嘴上答应了考虑,可心下却有了决定,他必须尽快拿到降表,不然夜长梦多。
会面结束后,伯颜直接将文天祥撂在一边,宴请了其他几位南宋使臣。酒过三巡之后,伯颜提出,不管用什么办法,一定要尽快让太皇太后投降,事成之后不会亏待他们。
没想到,南宋朝廷没有半分犹豫,第二天就送来了降表。
当伯颜再次面对文天祥时,他瞬间有了底气,出言讥讽道:“文丞相,你看清楚了,这可是你们皇帝的降表,他们投降了。”
文天祥见此情形,半分犹豫也没有,厉声说道:“圣上可降,我不可降,生是大宋的人,死是大宋的鬼。”
文天祥的话让伯颜心下一惊,他明白,此刻若是放走文天祥,就等于纵虎归山。于是,他直接将文天祥软禁了起来,可是让伯颜没想到的是,文天祥早就为复兴大宋做了安排。
原来,早在文天祥接到太皇太后懿旨的当夜,文天祥就已经安排杜浒派人将年幼的益王和广王护送南下,若是大宋降了,这就是最后的退路。
如今,虽然大元铁骑兵临临安城,可仍有大部分城池在大宋手中,只要挥兵南下,死守城池,还是有扭转局面的可能。
公元1276年2月,宋恭帝带领文武百官举行了退位仪式,正式降元,随后,伯颜率领大军,将文天祥等人押往元大都燕京。
一路上,文天祥等人一直都在寻找机会逃跑,终于在镇江成功摆脱了元军。此时,在福州的南宋大臣张世杰等人拥立七岁的益王赵昰为帝,成立了小朝廷。
文天祥听闻消息后,挥笔写下:
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止南方不肯休。
02小朝廷“造反”
公元1276年农历五月,文天祥等人与小朝廷会合,文天祥被封为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而这时,元已经得到了他们建立小朝廷的消息,派大将张弘范率军再次南下,围剿小朝廷。
当初,张弘范不慎让文天祥逃脱,如今,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。领命后,他带领元军火速前往福州,誓要将文天祥捉拿归案。
然而,令张弘范没想到的是,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召回了大部分勤王军旧部,再加上新招募的义军,又组建了一支更为庞大的抗元大军。很快,他们收复了江西和福建的十几个县城。
然而,就在抗元形势有所好转时,小朝廷却出事了。原来,张世杰听说张弘范带兵南下,直接带着小皇帝和手下的将士直接向南逃跑了。
文天祥听罢杜浒的禀报,恨铁不成钢地骂道:“张世杰糊涂,如今将士们士气正高,可以趁机向北进攻阻止元军,可他倒好,带着陛下撤了,那他手下的将士也都跑了吗?”
杜浒无奈回道:“都撤了,现在就只剩我们了,现在就怕元军会全力围攻我们,到时候,我们就挡不住了。”
文天祥定了定神,说道:“挡不住也要挡,我们是大宋江山的最后一道防线,决不能让元军越过我们,传令下去,让所有将士加强防守,准备与元军决一死战。”
虽然宋军誓死抵抗,但仍然不敌元军,伤亡惨重,元军更是抓住了正要坐轿子逃跑的文天祥。可是,当他们将文天祥押到张弘范面前邀功时,差点气死了张弘范。
眼前的人分明是文天祥的监军赵时赏,而文天祥早已跟随宋军不见了踪影。恼羞成怒的张弘范让军队撒网式寻找,最终,在海丰县五岭坡找到了文天祥。
张弘范随即下令,立刻将五岭坡全部围起来,这次抓不到文天祥,全都提头来见。
此时的文天祥见宋军已是强弩之末,准备用自己引诱元军,让杜浒脱困,前去保护小皇帝。杜浒离开之时,文天祥将一本手札交到杜浒手中。
手札中记录了他多年来研究的治国之道,是他毕生的心血,他希望杜浒能将它交给小皇帝,更是将对大宋的期盼交到了杜浒手中。
杜浒接过手札,拱手道:“大人,我明白您的意思,我会竭尽全力保护陛下,辅佐陛下。丞相,保重!”
五岭坡上,元军就像一群饿狼扑向宋军疯狂砍杀,宋军将士想要杀出一条血路,可终究是寡不敌众,他们为了救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,文天祥兵败被俘。
文天祥再次起兵到被捕,他靠着自己积聚起来的爱国力量转战万里,收复了福建、广东和江西的大片沦陷的国土,支撑东南达两年之久。
其实,就在文天祥被俘的几个月前,宋端宗赵昰病逝,张世杰和陆秀夫又拥立广王赵昺为帝,把南宋流亡小朝廷迁到广东新会县南五十里处大海中的弹丸之地,崖山。
为了消灭南宋流亡政府,张弘范分别派水陆两军直下广东崖山,同时,他把文天祥也押往崖山,想要利用文天祥,达到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崖山的目的。
在元军的战船上,张弘范对着文天祥轻蔑地说道:“文丞相,再过几天本帅就要进攻了,如果你不忍心看他们死,可以写信劝降,到时本帅会留他们一命。”
文天祥冷哼一声,毫不留情地回道:“我自己无法救他们,难道,还要教别人放弃吗?”
于是,他提笔写下: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张弘范看罢,也不禁有些佩服,说道:“文丞相志不可夺,本帅钦佩,机会给过你了,是你不珍惜,那就别怪我心狠了。”
随即,张弘范下令,向崖山开炮。
两军士兵杀得天地变色,神鬼皆惊,混战几天后,宋军逐渐不支。眼见大势已去,不愿被俘的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了,杜浒因伤势太重也牺牲了,南宋二十多万军民全军覆没。
战船上,文天祥亲眼目睹了此景,肝肠寸断,他倾尽生命想要保全的东西在他耳闻目睹下灰飞烟灭。他想一头栽进大海,了结了自己的生命,却被元军制止。
公元1279年,元终于消灭了南宋王朝,统一了全国。崖山海战中,南宋王朝彻底覆灭,此次海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,在中国古代史上也很罕见。
03妻女被抓
公元1279年农历十月,元军把文天祥押到了元大都燕京,忽必烈很是欣赏文天祥的才华和气节,想为己所用,于是,让伯颜不惜一切代价劝说文天祥。
狱中,伯颜终于再次见到了文天祥,他递上了一封信,说道:“文丞相,都快两年了,你还是不肯归顺,你这是何苦呢!看看吧,这是你女儿的信。”
文天祥心下一惊,接过伯颜手中的信,忙不迭地看了起来。看完信,文天祥怒火中烧,“你们把我的家人抓过来了,这算是威胁吗?”
为了逼迫文天祥归顺,忽必烈将他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、环娘胁迫到了燕京,让她们在宫中为奴为婢,过着囚徒般的生活。
不仅如此,忽必烈甚至还让柳女给父亲文天祥写信,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生活十分艰苦,文天祥知道,只要他说一句“降”,他们便能骨肉相聚。
可文天祥不愿意因为妻女而丧失气节,回信说道:“:“收柳女信,痛割肠胃。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?但今日事到这里,于义当死,乃是命也。奈何?奈何!……可令柳女、环女做好人,爹爹管不得。泪下哽咽哽咽。”
文天祥一生有两个儿子,六个女儿,带兵打仗时,一刻也未与妻儿分离,可是最终,两个女儿病死他乡,两个女儿在战乱中被杀,两个儿子被俘虏,死在了去燕京的路上。
如今,只剩下妻子欧阳夫人和柳娘、环娘了,可他不能屈服,他哽咽着让女儿不要对他抱有希望。
伯颜见文天祥如此固执,不禁问道:“我就不明白,你为何如此冥顽不灵,非得为已经荡然无存的大宋守节呢?若你能用对宋朝的忠心对待大元,陛下愿意让一个宰相的位置,到时候你照样可以给子民谋福。”
文天祥冷哼一声道:“我文天祥受大宋恩泽,担任丞相,只为大宋效命,从未有过二心,苟且偷生之意,我现在只求速死。”
伯颜见状,也不再劝说。他心想,我大元的铁骑能征服得了万里河山,却无法征服这个阶下囚的心,北人无如耶律楚材,南人无如文天祥,可惜,不为我所用。罢了,成全他吧。
公元1282年农历十二月初九,文天祥被押送到刑场行刑。
此时的他已经被关在大元的监狱里很久了,早已分不清楚方向。他向押送他的士兵问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个问题,:“敢问,何方为南?”
士兵立刻将方向指给了他,只见他跪倒在地,扣手道:“大宋臣子文天祥,没有辱没皇恩,臣报国到此。”
他站起身,仰望苍天,从容就义。顷刻间,黑云压城,狂风大作,似乎整个大地都在摇晃,异常的悲怆、凄凉。
04最后
这一天,文天祥是胜利者,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世人,文人风骨,顶天立地。
文天祥死后,他的女儿被充入后宫为奴为婢,侍奉在公主身边,他的妻子欧阳夫人含悲为他收敛尸骨,为了日后移葬回老家庐陵,她把丈夫埋葬在都城小南门外五里道旁。
在丈夫的衣带里,欧阳夫人发现了文天祥的绝笔衣带诏:
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
这是他留给元朝统治者的答案,这是他绝不屈服的信仰,是他留在人世间的千古绝唱!
公元1305年,欧阳夫人病重,到了弥留之际,她手中紧紧地握着一个香囊,她说:“这个香囊是小时候父母给我的,里面还有丞相写给我的祭文,我要带着他去见我的父母,我的丈夫,我要告诉他,我无怨无悔。”
说完这句话,欧阳夫人便撒手人寰了,是的,她从未后悔过!
后世曾评价后文天祥和欧阳夫人曰:
公(文天祥)孤忠大节,岂无得于玉润之功?!
在南宋危亡之际,文天祥挺身而出,一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“为国尽忠,杀身成仁”的精神,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文天祥和他的妻儿用行动告诉所有人,道之所在,可比肩日月,气吞山河,这是属于他的文人风骨,虽千万人,吾往矣!
暂无评论内容